一路向南:“双龙”进入陆缘冰区 “雪龙2”迎来破冰终极大考
我国此次第36次南极科考首次采用“双龙探极”,“雪龙”和“雪龙2”两兄弟从霍巴特离港后,分别闯过西风带,又在风雪交加中穿越浮冰区、乱冰区。如今它们终于来到了中山站外围的陆缘冰区域,这是距离中山站最近的冰区,也是最坚硬、最难被破开的一片冰区,可以说“雪龙2”号迎来了它此次破冰的终极大考。
央视记者乔亚美:“雪龙2”号作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在此次科考中担任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破冰开道。在前往南极的途中,“雪龙2”号一路破冰闯关,表现不俗。现在“雪龙”号和“雪龙2”号双双来到了最接近中山站的陆缘冰区域,船的四周全都是1米多厚的坚固冰层,“雪龙2”号也将在这片陆缘冰区域迎来它此次破冰的终极大考。
陆缘冰也称为固定冰,通常沿着海岸形成,并与海岸或者海底冻结在一起,是与南极大陆相连的一种最为坚硬的海冰。在中山站的外围,通常有15到近50公里的陆缘冰区域,这片连接南极大陆的巨大冰区成了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前往中山站最大的“拦路虎”。
“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陆缘冰它是一整片的,一般来讲的话缝隙非常的小,然后也非常的坚硬,我们船去破的话,跟浮冰是不一样的。浮冰的话是可以推开,而陆缘冰只能硬撞,所以对我们破冰船来说,陆缘冰是比浮冰要难破得多。
经过这几天对冰情分析研判,第36次考察队为“雪龙2”号探寻到一条适合陆缘冰区域的破冰道路,最终“雪龙2”号朝着中山站附近的神州湾行驶过去。
现在“雪龙2”号正在陆缘冰区域朝着中山站的方向破冰开道,而此刻“雪龙”号则静静地等在陆缘冰区域的边缘。等“雪龙2”号破冰开道成功,原路返回后,“雪龙”号再沿着开辟好的航道进入指定区域,进行随后的卸货作业。
“雪龙2”号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能以2~3节的航速在1.5米厚的冰层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与“雪龙”号相比,它在冰区定位和掉头作业都更容易。
在向中山站挺进破冰的途中,为了给“雪龙”号拓宽航行通道,“雪龙2”号多次运用原地调转船头、船艉破冰等功能,最大化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按照计划,“雪龙2”号将于11月23日抵达中山站,协助“雪龙”号进行大规模海冰卸货作业。
(原标题: 一路向南:“双龙”进入陆缘冰区 “雪龙2”迎来破冰终极大考)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关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