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实地探访海口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九成以上居民自觉分类投放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王辉 摄影报道)“今天值岗时间段:72个居民投放,分类71个,没有分类1个,分类不正确1个。”这是海口市秀英区海秀街道办储运小区垃圾分类引导员周少秋的值班记录,经过这段时间的引导,储运小区垃圾分类已取得显著成效,90%以上居民都自觉把垃圾分类好以后才投放。
给垃圾一个分类的归宿
8月13日,周少秋和往日一样,早上7点准时到工作岗位——储运小区的垃圾转运屋,指导和监督小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周少秋告诉记者,8月12日早上,投放垃圾居民29人,参与分类29人,分类正确27人,投放错误2人,厨余垃圾不破袋投放0人,分类正确率为93%;晚上投放垃圾居民34人,参与分类34人,分类正确34人,投放错误0人,厨余垃圾不破袋投放0人,分类正确率为100%。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居民对厨余垃圾还有分类不正确情况,厨余垃圾中出现“袋中袋”、螺壳、桃核。她建议加强现场督导和对部分分类不正确的居民加强劝导及宣传。
缺少物业管理,是老旧小区推进垃圾分类的一大难题。没有物管的老旧小区生活垃圾怎么分类?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令人惊喜的是,实施难度大的“三无”小区也不甘落后,小区的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6月中旬被列为试点小区后,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储运小区真的给我带来满满的惊喜,居民们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居民不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很高。”海口玉禾田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海秀街道办片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冯娇翠说道。
储运小区总面积9300平方米,住户101户,总人口480人,是“三无”小区。作为首个“三无”小区垃圾分类示范试点,秀英区给储运小区配齐了垃圾分类设备,以海口市规范性的标准进行打造,即设置分类容器、分类运输设备、分类指示牌、分类宣传栏、分类标识。同时通过在投放点设置照明灯、洗手台、破袋机器、视频监控,以及志愿者值岗、入户宣传、登记物流去向等措施,实现“定时定点”投放。
“一开始,我们心里没有底,但没想到居民的支持率这么高,都能准确投放垃圾。”长秀社区工作人员孙梅花说,储运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这得益于小区志愿者发挥着关键作用。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7点到9点,在小区垃圾投放点,都能看到周少秋等小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发现居民垃圾分类有误,他们帮着分拣,同时负责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强化。“我们是小区居民,大家看到我们也觉得更有亲和力,都听我们的。”周少秋说,小区在6月22日开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小区居民都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家按“四分类”做好垃圾分类后,再拿到垃圾投放点分类投放。目前,储运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参与率100%、知晓率100%、投放正确率90%,居民参与氛围良好。
据了解,2020年底前,海秀街道8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即实现“有分类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统计台账、有分类实效”),其余范围实现5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2021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海秀街道95%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其余范围实现8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丢垃圾,我不着急,垃圾桶前看仔细,剩菜剩饭和香蕉皮,不吃的食物‘住’这里……”日前,秀英区环境卫生管理局自编儿童歌曲,以通俗易懂易记的儿歌形式,引导居民快速学会垃圾分类。可爱的卡通形象使社区居民更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秀英区环境卫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格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商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除了线下宣传,秀英区还开设线上知识问答、漫说垃圾分类等,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出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万元红包有奖问答活动,带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如何更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作为龙华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美源·日月城设置了3处集中投放垃圾点,走在小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横幅,目前该小区“撤桶并点”工作也有了成效。“原本每层楼都有垃圾桶,现在要将这些垃圾桶都撤掉,改到垃圾集中点进行投放。”该小区物业保洁主管陈菲介绍,一开始,物业在推进“撤桶并点”工作上遇到一定困难,居民并不适应,为了鼓励更多的居民下楼投放垃圾,小区还发放“两桶一袋”,并开展有奖互动游戏,积极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宣传氛围。
为帮助居民认识和精准投放,琼山区环卫局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提供垃圾分类便捷查询,并将小程序的二维码印刷在各类宣传资料上,发放给广大市民。当居民分不清的时候,只要掏出手机进入小程序,输入名称即可知道是哪一类垃圾,大大提高了投放准确率。同时,琼山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升试点小区、试点单位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并制作宣传视频,在各单位视频展示区滚动播放,有效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
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
8月9日下午,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何忠友深入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大型商超、农贸市场,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何忠友先后来到琼苑广场小区、大润发超市(宜欣店)、滨海贵族温泉花园小区、金贸文华农贸市场等地,实地查看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集中收集点布局、收集转运处理流程等情况,与社区干部群众、志愿者及物业公司负责人深入交谈,对大家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表示肯定,详细了解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何忠友指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环保工程、民生工程。要坚持规划引领,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形成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长效机制。要确保扎实推进,落实好《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两年行动方案(2020-2021)》,在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做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管理,确保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务实扎实推进,真正做到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要注重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好基层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一线探索出的好做法好经验,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全力实现预期目标。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生动、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工作,让群众认识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形成人人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凝聚全民共同行动改善生活环境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孟秀莹】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