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如何?记者走访:海口居民小区分类目前覆盖率达91%

椰网 2020-08-27 20:23:43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海口市作为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10月1日起全市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那么,海口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开展得如何?8月27日,省住建厅组织媒体记者走访了海口几个小区及街道。

海口垃圾分类处理一些小区做得很好

“每次分类投放垃圾,他们还会赠送东西,特别好。”在海口市和平南街道爱心环保屋前,居住在琼苑广场的业主王女士乐呵呵地向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展示手中的垃圾分类减量记录卡,上边记录着王女士每次分类投放垃圾的日期,积攒到一定的次数后,就可以兑换一些生活用品,这种奖励方式让王女士特别愿意将分类好的垃圾拿到环保屋来投放。

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白龙南路琼苑广场小区一旁的和平南街道爱心环保屋,看到这里屋前整齐地摆放着几个大的铁框,框里是附近居民根据分类进行投放的可回收物品,有玻璃瓶、塑料瓶、铝罐、衣物、家电等。

记者注意到,和其他收运点不同的是,每个垃圾桶上边都连着一根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是一个黄色的拉环。“设计这个拉环,是在居民来投放垃圾的时候,不用直接接触垃圾桶盖,避免弄脏手,居民们分类投放垃圾的意愿会更高。”和平南街道工委书记张新超告诉记者,考虑到不少居民对于接触垃圾桶的抵触情绪,他们想居民之所想,特意设计了拉环,既省事,也干净。不仅如此,在收运点旁边还有洗手池、洗手液,居民扔完垃圾可以直接洗手,保持卫生。“方便、卫生”是琼苑广场小区居民对这个垃圾收运点的评价。

位于凤翔街道的鹏盛家园里的智慧垃圾分类屋,这个两层的智慧垃圾分类屋干净整洁,记者走进屋里,没有闻到臭味或者异味。

金牛北路的垃圾转运站,还有一个公厕和环卫工人的休息处。海口龙马环卫公司城区作业部四片区经理徐小丽告诉记者,这个转运站大概每天可集中收运处理20吨左右的垃圾,之后这些垃圾会根据分类运往不同的地方进行处理。

海口居民小区目前垃圾分类覆盖率为91%

美兰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创新宣传模式,依托专业的垃圾分类环保机构,在全区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先后建设了白沙门公园、和平南街道琼苑广场两座环保教育站,依托这两座环保教育站开展多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分类的形式教会居民如何正确分类,以分类投放兑换礼品的激励方式发动周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带动更多居民亲身参与和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美兰区也以环保教育站为点,向周边辐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发动效果。

据了解,美兰区除了在试点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趣味活动,还联合美苑小学、白龙小学等学校,积极开展以“大手牵小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讲活动,通过宣讲、现场问答、游戏互动、发放礼物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传授给学校师生。

据海口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口市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约900吨/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量约305吨/日,焚烧和填埋生活垃圾处理量3320吨/日,资源化回收利用率约26.6%。目前海口市共有街道21个,社区211个,小区数量为2281个,示范片区数量4个,分别为秀英区海秀街道办、龙华区滨海街道办、琼山区凤翔街道办、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办,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为91%,10月1日起全市覆盖。

【责任编辑:林思冰】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